我院一直以来,既注重同学们课堂教学的学习效果,又重视同学们社会实践能力的锻炼。我院从去年开始的新闻采访与写作培训班就是为爱好新闻的同学扩展实践能力而举办。旨在提高同学们的新闻理论素养水平,训练新闻采访写作技巧,激发从事新闻工作的热情,为毕业后从事新闻工作打下坚实的基础。而大学生骨干班的举办则是在我院青年马克思主义培养工程基础上的进一步提升,强化大学生骨干的精英意识,鼓励其不断进取与超越,旨在培养一批优秀的大学生骨干力量。
5月8日,由学院组织,在院团委、文工办老师的带领下,我院第一期新闻培训班与大学生骨干班的同学乘坐校车前往铜川照金采风并接受爱国主义教育,了解陕甘边革命根据地发展的历史,学习刘志丹、谢子长、习仲勋、李妙斋等老一辈无产阶级革命家的革命精神,同时表达对英雄们的崇高敬意。
经过三个小时的车程,上午10时30分,同学们顺利抵达此次采风实践的第一站——陕甘边革命根据地照金纪念馆。在纪念馆工作人员的安排下,同学们参观了纪念馆的一楼主展厅和二楼的油画展厅。
一楼主展厅按照时间顺序将陕甘边革命根据地的创立、建设、发展的历史通过八个单元一一呈现。在整个展厅的四周,160米环幕贯穿始终,隐约浮现的视觉背景,以无声的影像描绘了照金山川的风貌和四季更迭的景致,使整个展示空间更加饱满,生动再现了风云变幻、岁月如歌的陕甘边革命历程。在二楼的油画展厅,15幅大型油画定格15个历史瞬间,《杨柳坪会面》《分粮斗争》《兔儿梁建政》《陈家坡会议》等发生在陕甘边革命史上的重大事件,通过现实主义、抽象主义等不同的油画表现方式,再现时代场景。同学们从一幅幅栩栩如生的油画中感受到了陕甘边革命的光辉历程。
参观完纪念馆后,新闻采访与写作班的同学在纪念馆前的广场上合影留念。大学生骨干班的同学顺着纪念馆后面的台阶直达纪念馆后山上的纪念碑,并在陕甘边革命根据地英雄纪念碑前举行了简约而庄重的重温入团的仪式。在纪念碑前,同学们排好队列,将精心准备好的花篮摆放在纪念碑前,在场的全体同学集体向纪念碑行三鞠躬礼。随后,同学们举起右拳在纪念碑前重温入团誓词。
仪式结束后,同学们在纪念碑前合影留念,随后大家参观了纪念碑周围和整个照金的风物景色。
中午短暂的休息后,下午1时40分,同学们乘坐校车前往此次采风实践的第二站——薛家寨革命旧址。薛家寨曾经是中国工农红军的驻扎之地,这里重峦叠嶂,密林如海,中心地带壁立千仞,地势十分险峻。山寨形似葫芦,东南西三面为悬崖绝壁,山坡灌木丛生,仰视不见寨形,细看仅见草丛小道。整座山寨走势雄奇,军事上易守难攻。1933年春,刘志丹、习仲勋、谢子长率领中国工农红军党政领导机关迁驻上寨后,在4个岩洞中分别设立了军医院、修械厂、被服厂、仓库等后勤单位,建了寨楼、堞墙、战壕、哨卡、碉堡、吊桥等。
同学们为了亲身体验当年中国工农红军所走过的艰险之路,在老师的带领下从山脚下出发,集体前往中国工农红军驻扎过的1—4号寨洞。经过一个小时的攀爬,同学们安全到达山顶,依序参观了1号寨洞陕甘边游击队一、三支队驻地,2号寨洞红军医院和被服厂,3号寨洞修械所以及4号洞寨陕甘特委驻地和供需仓库等地。看到所走过的险峻山路和所保留下来的革命旧址,同学们对中国工农红军的革命精神油然起敬。
在山顶1个小时的参观后,同学们从后山顺利下山。下午5时30分,同学们在薛家寨景区停车场集合,统一乘校车返回学校。采风实践活动虽然结束了,但英雄们所走的艰险之路和革命精神却久久留驻同学们的心中回响在同学们的耳畔,希望同学们在以后的学习和工作中能将我院所倡导的先贤先烈英模精神与红色照金的革命精神很好的结合起来,做好大学生骨干,成为社会的中坚力量。
本站记者 姚娜
经过三个小时的车程,同学们顺利抵达采风实践第一站——陕甘边革命根据地照金纪念馆。
主展厅一楼大型电子显示屏呈现出的照金地势。
一楼展厅陈列的革命文物。
红军使用过的文件包和水壶。
同学们认真参观,体味历史。
栩栩如生的油画再现时代场景。
大型油画定格历史瞬间。
新闻采访与写作班的同学在纪念馆前的广场上合影留念。
同学们将精心准备好的花篮摆放在纪念碑前。
全体同学向纪念碑行三鞠躬礼。
大学生骨干班的同学在纪念碑前重温入团誓词。
大学生骨干班的同学在纪念碑前合影留念。
采风实践第二站——重峦叠嶂,地势险峻的薛家寨。
同学们从山脚下出发,亲身体验当年中国工农红军所走过的艰险之路。
1号寨洞陕甘边游击队一、三支队驻地。
2号寨洞红军医院和被服厂。
3号寨洞修械所。
陕甘边革命根据地照金纪念馆后山俯瞰照金全景。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