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文学院简介 师资队伍 专业设置 特色办学 教学动态 教学成果 成人成才 文学社团 广告案例库 官网首页

我校文学院名誉院长、著名作家高建群先生专题报告会成功举办


        3月6日下午,我校文学院名誉院长、著名作家高建群先生专题报告会在文法楼215报告厅举行,围绕“我是一件献给文学的祭品”这一主题和在场师生进行了分享。我校文学院副院长冯肖华老师、国学院副院长王即之老师和汉语语言文学、戏剧影视文学等专业及国学社、诗词社的同学们一同参加了本次活动。

  活动正式开始前,我校老校长在文法楼214教室与高建群老师见面畅谈。高老师就此次报告的主要内容向老校长做了简要介绍,表示将向同学们分享自己的文学创作历程和经验。高作家尤其对我校所在地的终南山文化颇有研究,老校长对此给予丰富的呼应,同时告诉老友自己的家乡就在太白山主峰的正北面,过去登太白山都是从自己家乡的峪口上去。说到这里,老校长让随同老师拿出一幅太白山主峰顶的全景照片赠予高建群老师。老校长介绍说,这幅照片是我校十五周年校庆之际,学校航拍团队采用无人机技术在太白山顶拍摄的风光照。因为太白山顶气象万千,能拍到这样碧空万里的照片是非常罕见的。照片右上方附有由自己写的《清平乐·太白山寄情》词一首,今天特别送予高作家以寄美好祝愿。

  随后,专题报告会在报告厅进行。报告会分为高建群老师创作经历分享、现场互动、高建群书画讲解三部分,由文学院副院长冯肖华老师主持。

  现场首先播放了高建群老师丝绸之路游历学习的视频,从新疆霍尔果斯口岸到阿姆斯特丹北海的内海,从里海码头到圣彼得堡,高老师用双脚丈量天下,在丝绸之路上发生的许多故事也成为他后来文学创作的重要素材。视频播放结束后,冯肖华老师就高建群老师的个人相关情况进行了介绍,高建群老师作为当代著名作家、陕西省作家协会副主席、陕西省文联常务副主席,有着“文坛独行侠”、“浪漫主义文学最后的骑士”多项荣誉称号。迄今为止,高老师先后出版小说、散文等各类作品近40部,其中《大平原》等著作先后获得中宣部五个一工程奖、郭沫若文学奖、加拿大大雅风等国内外多个知名奖项,在陕西乃至中国当代文坛上有着举足轻重的地位。

  紧接着,主题报告正式开始。高建群老师首先对老校长和学校长期以来对他写作事业的关注与支持表示衷心的感谢,并以秦岭主峰太白山的地理形成和草堂寺的历史文化发展为背景逐渐切入到本场报告的主题。上世纪六十年代末,作为一名边防战士的高建群从西安出发前往新疆中苏边界额尔齐斯河的边防站,其著名的中篇小说《达摩克利斯之剑》创作灵感便诞生于此时。1975年严冬的某个夜晚,在阿勒泰草原额尔齐斯河北湾边防站的一座“白房子”哨所里,高建群先生写下了诗歌《给妈妈》寄托了他浓厚的思乡之情,这也成为了他文学生涯的发端。时隔十多年之后的1987年,退伍之后的高建群根据从军经历完成了他的成名作《遥远的白房子》,从而在真正意义上开启了他的文学写作生涯,轰动了当时的中国文坛。1993年5月,高建群先生历经十年时间长达五十余万字的长篇小说《最后一个匈奴》在北京举行新闻发布会、研讨会,在这次研讨会上首都文学界及中国作家协会成员对该部小说给予了高度评价,作品被称为“陕北高原的史诗”并作为他的代表作在作家出版社出版,这也成为中国文学历史上“陕军东征”现象的缘起。由此,高老师总结了建国以来陕西文艺界的三次辉煌,从1961年的秋天陕西6位画家在北京举行画展所兴起的长安画派到80年代以吴天明为代表西部电影10年的辉煌历程,再到上世纪90年代初期的“陕军东征”,陕西本土文学在老一辈文艺家们的不懈努力下逐渐绽放光彩,对中国当代文学的发展产生了巨大的影响,缩短了中国文学与世界文学的距离。在谈到长篇小说《大平原》的创作经历时,高老师回忆起了他曾经在西安高新区挂职的往事,离任后便开始了该部小说的创作,一个关于家族、村庄的世纪史,并融入了个人的成长经历。长篇小说《统万城》则起源于他受托于草堂寺及新疆等地的鸠摩罗什纪念馆在纪念鸠摩罗什去世1600周年时所作的《鸠摩罗什传》。《统万城》小说创作完成后,高老师又怀着对民族未来的忧患意识相继创作出了长篇小说《我的菩提树》,以告诫子孙后代在面对世界险恶的环境之时应学会运用中华民族的古老智慧去求得生存,适应自然与社会弱肉强食的法则。值得一提的是,小说《大顺店》已翻拍为电影,其余几部也在陆续合作筹拍当中。纵观高建群老师的创作生涯,他将全部心血都献给了他所极度热爱的文学创作事业,促进了我国当代文学的向前发展。

  接下来,活动进入现场互动环节。高老师分别就同学们所提出的写作时作者对内心真情实感与外部世界描写在谋篇布局上的侧重点、遇到创作瓶颈时应该怎样克服困难继续坚持写作等多个问题,结合北宋著名画家张择端、近代文学家柳青及国外著名画家梵高的创作思维进行解答。他讲到,一个作家在写作时可以运用多个写作角度,但在起步之时应从描写好一个自然或事件环境、叙述好每一个完整的故事情节入手,应不断加强学习,不能固步自封。同时在进行文学写作时,最好的创作状态并非运用固定思维进行机械的创作,而是需要通过深入不同的环境寻找写作灵感,这样才能将现实生活所发生的点滴事件变成作家不断创作的源泉,而不会在遇到困难之时因为思维枯竭而放弃写作,进而将文学转化为生命中不可或缺的重要组成部分,这样才能创作出更好的作品来。高老师借此向现场师生分享了达尔文丛林法则、托尔斯泰与高尔基等三则小故事,以进一步使同学们明白当下我国文学创作者相对落后的文学创作水准,勉励同学们在取得成绩时戒骄戒躁,积极树立远大理想以取得更多的成就。

  在听了高老师的专题报告及现场对相关问题的解答后,冯肖华老师随即提议,号召现场乃至我校所有的文学爱好者积极研读作为陕西文学八大家之一的高老师在讲座中所提到的《遥远的白房子》、《最后一个匈奴》等四部著作,在感受文学带来的独特魅力之时,进一步提升同学们的文学鉴赏和写作水平。

  最后,王即之老师就高建群老师在书法与绘画领域所取得的系列成就,结合他写作的《黄华圆色相 皓月净禅心》——读高建群先生的书画一文向与会人员做了介绍,称赞其书法,格调高古,用笔沉稳;其绘画,笔墨老道,形神兼备;其文人画先学丰子恺,再学林风眠,又学黄宾虹,后学徐渭,并得到了冯远、龙瑞、许江诸三位画坛领军人物的赞赏,其中部分书法作品在我校图书馆一楼大厅南墙有张贴展览。

  下午16时30分左右,讲座在热烈的掌声中圆满结束,与会师生上台合影留念。通过此次学习,同学们不仅了解了高建群老师的文学创作生涯,也从中学到了很多文学创作的要点,对提升文学素养、投身文学创作都有积极的促进作用。

  本站记者 张健

 附:老校长赠高作家太白山风光照上的词

清平乐·太白山寄情

作者:刘家全

长空万里,
极目千山碧。
浩海横波逐浪去,
天地神州擎立。
风驰云聚攀登,
雷鸣电闪疾行。
今日身临峻秀,
何时更上高峰?

                                                             
   (为电影《风云太白山》所作片尾歌)

 


活动正式开始前,我校老校长在文法楼214教室与高建群老师见面畅谈。

老校长让随同老师拿出一幅太白山主峰顶的全景照片赠予高建群老师,并亲自对全景图作介绍。

报告会在文法楼215报告厅举行,校文学院副院长冯肖华老师、国学院副院长王即之老师和汉语语言文学、戏剧影视文学等专业及国学社、诗词社的同学们一同参加了本次活动。


活动由文学院副院长冯肖华老师主持。

高建群老师现场作报告,并就同学们现场所提问题进行解答。


 王即之老师介绍高建群老师在书法与绘画领域所取得的系列成就。


 

 


Copyright(c) Modern College of Northwest university
地址:西安市长安区滦镇科教园陈北路1号  电话:(029)81555800
版权所有:西北大学现代学院  陕ICP备10004154号